三年前我在大愛台看到了證嚴法師的故事,雖然集千萬鈞責任於一身,荷人生苦難於一肩,卻看不出歲月鐫刻的滄桑與痕跡。
一九三七年中日戰爭爆發前兩個月出生的證嚴法師,從小非常懂事、孝順,十五歲時,母親因胃穿孔需要開刀。因此,法師向天發願「願減少自己十二年的壽命、茹素,為母親增壽」,後來有一位友人指點他到慈雲寺去。
他重新思考生命的出路,最後在花蓮秀林鄉下的小廟-普明寺,安住下來。一九六二年秋,他二十五歲,自行落髮,踏上修行的生涯。
一九六六年法師到一診所探望病人,從病房區走出來時看見地上有血,但是人呢?旁邊有人說:「抬走了!是婦人小產,由四個山胞走了七、八小時的山路才到,因為付不出錢所以又抬回去了。」
一九六六年慈濟功德會產生了,到現在會員已經有一千萬人了。
上人常說:「要活就要動,歡喜做、甘願受。」,上人雖窮但是他的心卻不窮。上人這種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行為,更成為我們無形中的模範。